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知识产权论坛之“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模式”
- 来源:法学院·澳门永利304登陆
- 发布时间:2010-05-22
- 点击量:
2010年4月25日下午2:00,由法学院·澳门永利304登陆举办的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知识产权论坛——“知识产权制度的未来模式”探讨在法学楼东附一楼报告厅热烈举行。本次论坛由长沙中院知识产权庭庭长余晖法官、公司副经理肖冬梅博士、王太平博士,胡梦云博士主讲,尹华荣博士担任主持人,公司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邓辉博士、商学院李辉文博士、公司刘友华博士担任评议人,公司张怀印博士,邱洪华博士,邹琳博士也参加了该论坛。
王太平博士主讲的题目是“知识产权创新激励制度的未来模式”,他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探讨该主题的背景知识,他讲述的思路是从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角度出发,根据该权利客体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有利于该权利客体生产与流通的创新激励制度,他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知识产权创新激励制度的未来模式应该是多元的。
肖冬梅博士以“专利制度的历史回顾、现状反思以及未来发展”为题,讲述了专利制度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专利制度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分析了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曾被誉为“天才制度”的专利制度的正当性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进而质疑专利制度将何去何从?最后,她引用了孔子的“过犹不及”这句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专利制度应该走中庸之道,与其他激励制度形成互补。
胡梦云博士的题目是“著作权保护的未来模式建构——作者权与使用者权二元模式探讨”,她从以作者为核心的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开始分析,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作者权与使用者权二元保护模式的建构思想。
余晖法官则从司法实践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精辟讲解,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余庭长对商标法的理解鞭辟入里,他通过案例生动讲解了商标的概念以及如何界定商标侵权。
在随后的评议环节中,刘友华博士就王太平博士提出的多元创新激励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掀起了第一轮的思想交锋;之后李辉文博士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作用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鼓励法学研究生努力填补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空白,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邓辉博士则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应该把知识产权的文化性、政治性、民族性、道德性、价值性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研究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对知识产权制度未来模式的研究离不开对其历史的考察,现状的思考,并且提出了理论源思考的重要性。不同视角的观点、不同领域的思想因激烈的碰撞引发了又一轮的智慧交流。四位主讲分别就三位评议人的评论做了一一回应。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积极发言提问,又激起一波小的讨论浪潮。主持人尹博士的智慧和幽默为这次论坛增色不少,最后论坛在愉快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